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

膜性腎炎

 

🎯 白話版:

膜性腎炎就像腎小球這個「濾水器」表面被人偷偷黏了膠水(抗體),免疫系統誤認它是敵人,一邊打怪一邊搞壞自己家水管。久了以後,濾水器變厚、變硬、漏蛋白 → 腎臟撐不住。


🔍 專業分類版:膜性腎炎的「可能成因」兩大類:

分類詳細說明白話解釋
✅ 原發性(Idiopathic)約 70–80% 病例
最常見是身體自己產生針對PLA2R 抗原(或 THSD7A、NELL-1)的小兵(抗體) → 在腎小球外沉積,啟動免疫攻擊
你自己的免疫系統亂認人,打到自己腎臟了
⚠️ 繼發性(Secondary)剩下 20–30%,可能因下列情況引發:

1. 感染:B型肝炎、梅毒、HIV…
2. 自身免疫病:如紅斑性狼瘡(SLE)
3. 腫瘤:肺癌、胃癌、淋巴瘤等
4. 藥物/重金屬:NSAIDs、金製劑、鉍、汞、部分中藥
5. 疫苗或過敏反應(極少數)
腎臟是被其他病拖下水,一起中槍的受害者

🧪 怎麼知道是哪一種?

方法判斷方向
血液檢查抽抗 PLA2R 抗體(陽性=原發性機率高)
腎臟切片病理+免疫染色看 IgG 類型、沉積位置、電子顯微鏡結構
找有無潛在病因驗 B肝、C肝、HIV、自體免疫指數、腫瘤指數等

🧠 額外一招小知識(臨床現場常用)

判別點原發性(自己搞出來的)繼發性(被別的病拖下水)
抗PLA2R 抗體常見通常陰性
IgG亞型IgG4 dominantIgG1 / 混合型較多
補體 C3 沉積明顯顆粒型有時不明顯或呈線性
年齡層40–60歲為主繼發性可能偏年輕(SLE)或偏老(癌)

總結一句話:

大多數人是身體自己出包(自體免疫),少數是被毒、病毒、腫瘤搞壞。找到源頭,就有機會治對方向,救回腎臟。

如果你願意,我可以做一張「找出病因流程圖」,讓你或醫師一眼看懂。要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